杜曼打量了一下付伯林, “如果以后你孩子像你的话,应该不会丑。”
付伯林“以后的事,远着呢。”
谁知道会不会结婚, 会不会有孩子呢。
结婚本身就是一件麻烦的事。
不能想。
想到就头疼, 想小婶那样人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被家里拖累了。
这世上的事确实没有十全十美的。
这天之后。
付伯林又忙得不见踪影。
之后周校长亲自找了他一回,说是他家里又来电话了。
急事, 特别急。
特别急的急事
付伯林就请了半天假, 立刻给家里打电话回去了。
还是打到卤肉店的。
“急事没啥急事啊。”付小叔接到电话的时候很惊讶,他没给付伯林打过电话啊,付伯林说最近课业特别重,他联系的少, 就是寄了些东西过去。
寄的东西邮局的人会送到学校的。
付伯林更加奇怪“这是周校长说的啊。”不可能是假的。
家里人
除了付小叔之外, 只有山婶跟付书记他们了。
付伯林想着,等会再打个电话回村问问。
付小叔难得接到付伯林打来的电话,也没持断,他说起了最近家里发生的事。
顺嘴提了一下温七雨家里的事。
温七雨妹妹的三个孩子送到了他丈母娘那去了, 改了姓,孩子从姓肖变成了姓温,当亲孙子养。
肖家那边完全没有意见。
因为孩子先在肖家呆了一个月,后来大们被折腾得不行,后来他们就把孩子塞到温家去了。
改换就改换吧,肖家不缺这三个孩子。
而且改了姓之后,温家的东西以后肯定就是三个孩子的了。
温七雨是出嫁的姑娘,没她的份。
为这事。
温七雨跟娘家还吵了一架。
被马桂花指着鼻子说没良心,那三个可是她的亲外甥。
温七雨气了半死,她就不该回去吵的。
之后, 马桂花钱不够,想要温七雨出钱。
马桂花要钱要得理直气壮,小闺女知道跑哪去了,她这么大年纪了,也赚不了钱,她家老温还要吃药呢。
她根本就脱不开身。
再说了,她得养三孩子啊。
老温过年那会病了一回,这身子越来越虚弱,这事她还不敢告诉温七雨,她就怕说了,温七雨就更不让她养孙子了。
她家肖进现在姓温,叫温进。
他们老温家有后了。
这是喜事啊,就是七雨脑子顽固,转不过弯来。
温七雨去了不到一小时,就被气走了。
她走了那马桂花才想起来,还没问闺女搬到哪去了呢。
完了。
以后去哪拿钱啊
后来温七雨就一直晾着她。
本来,之前温七雨掉了胎,住院,马桂花都没去看过一眼,这事温七雨可没忘。
要不是亲母女,有血缘关系,温七雨压根就不想回去的。
付小叔只是粗粗一说。
他有点担心,丈母娘两口子一把年纪了,能把孩子养大吗
要是有个万一
付伯林觉得这事糟心,就换了个话题“小叔,你们开店,锦天怎么办”
孩子搁哪呢
付小叔道,“就在店里呢,那店不是有两间屋子吗,一间做了门面,另一间搁了床,平常累了可以在那休息一会,你小婶就在那看孩子,平常我忙不过来的时候,她帮忙收收钱。”还有接接电话。
不累。
这小本买卖,别说,还挺赚钱的。
付伯林“那就好,手续都办齐了吧,有没有找你们麻烦啊”后面指的是一些地痞流氓,有那么一群人,专找新店去要钱,说是收保护费。
这事,他还是听楚魏以前提起。
“没有,哪有啊。”付小叔笑,“不说你爹的旧战友,就是张毛也是在这边的啊,有他在,谁会不长眼的找上门对了,我想起来了,你战友给你写的信寄到老家了,我回去拿来了。正准备给你寄过去呢。”
付伯林道“行,那就给我寄过来吧。”
后来有客人来了,付小叔就挂了电话。
付伯林又给村里打了一个电话。
才响一声,那边立刻就接起来了。
是付书记的声音,“是不是伯林啊”
“是我。”
付书记在这等了一天了。
他这会头顶还冒着火呢。
付书记问付伯林,“你旁边有人没”
付伯林是在教务处打的电话。
这会老师不在。
他道,“没人。”
付书记这才放心,他压着火“伯林啊,山梅在北京住的时候,你去过她那里没”
“去过。”付伯林听出不对劲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啊”
付书记握着话筒的手冒着青筋。
在那呼了半天气,才说“她是不是谈对象了”
付伯林“没有吧,她上一段感情不是还没理清楚吗。”
付山梅不愿意回去,就是因为结婚时出了事啊。
应该算是受了情伤。
怎么这么快展开新的恋情。
付书记道“真没有”
有点不相。
“我去过几回,没碰到男的啊,她也没提过啊。”付伯林是真不知道,他问,“书记,她又怎么了是又要结婚了吗”
付书记又是半天没说话。
好一会,他才道,“没有,没事,我就是问问。”
是这样吗。
付伯林没多想,后来付书记聊了一会就匆匆忙了电话,就有事。
付伯林一头雾水。
到底是什么急事,付书记也没说啊,或许不是什么急事吧。
过了几天。
付伯林还特意在吃饭的时候打电话回村里找付书记。
付书记这回很正常了,不像上次那样,说一句话等半天。
付书记这次给了付伯林一个炸雷“你小叔的老丈人死了。”
付伯林一惊,“什么时候”
不是说病情控制得很好吗,怎么人说没就没了。
前几天他跟小叔通电话的时候,小叔都没提这事呢。
“就前天的事。”付书记说,“又麻烦了,你小叔那丈母娘想跟女儿一块住,让女儿养老。她这一去还带三孩子呢”
主要是付小叔那丈母娘来村里了。
她坐在村委会的大门口,说闺女不孝,躲得不见人,爹死了都不回。
付书记一开始还以为说那温小雨。
结果再一听,才发现马桂花说的是大女儿,马桂花找到村里来,就是想让村里人告诉她大女儿搬哪去了,她好去找人。
村里好多婆婆都觉得马桂花可怜。
觉得养的两女儿都是白眼狼。
就这,马桂花还拼命给小女儿洗白呢,说小闺女可怜,嫁的人是个赌徒,这是被讨债的追得没法子,才走的
那些婆婆们有心帮马桂花讨伐不孝女。
可惜啊,她们也不知道温七雨搬到哪去了,她们这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里了。
付书记说“没啥急事找你,上次是我忙糊涂了,你别惦记了啊。”
付伯林点点头。
他知道了。
付伯林已经猜到是付山梅的事了。
能让付书记着急上火的,除了家里的儿女,没别的了。
结果通话之后。
为付山梅的事,付伯林还特意去找了一趟杜曼。
“付山梅没谈对象啊。”杜曼脑子一动,“会不会楚魏啊”
付山梅在她面前没少夸楚魏。
连头发丝都夸了。
杜曼都不愿意听。
“楚魏结婚了。”付伯林说。
“他结婚了”杜曼还真不知道,付伯林之前只跟她说过楚魏有一个女朋友。
“是啊,还有孩子了。”付伯林觉得都说了,也没什么好瞒的了。
他确定杜曼是个嘴严的人。
再说了,楚魏结婚他当初想瞒的亲妈已经知道了,现在也没有瞒的必要了。
杜曼想了想,“那就应该不是,付山梅平常就写写信。”
她也没有注意是谁写给说的。
付山梅都是写好信,去邮局买信封邮票当场寄的。
两人都觉得,付山梅应该没有谈对象的。
他们说着说着,杜曼忽然说到了提前毕业的事。
她把大三大四的课本已经吃透了,明年提前修完学分,跟学校申请,到时候再找家里人帮帮忙,应该就能毕业了。
付伯林看着她,“你毕业想干什么啊”
“去我爸那,跟着他学。”杜曼没瞒付伯林。
付伯林点点头。
再说什么了。
杜曼有自己的规划,而且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样就很好了。
杜曼笑了“我还以你会劝劝我呢。”
“劝你什么。”付伯林不解。
杜曼说,“好多同学劝我,让我多读一年,说在学校里可以积攒人脉。”
她不反对这种说法。
但是她不会为了人脉而特意留校。
人与人的交往,要旗鼓相当。
同学再优秀,你自己不行,那优秀的同学就看得上你吗
在学校的时候还看不出来,等毕业之后,差距就会拉开了。
不是一个圈子的人,踮着脚都融不进去。
杜曼他们系的那些人,哪个可以继续来往,哪个不能深交,她心里有数。
跟人打交道,是门高深的学问。
杜曼喜欢跟付伯林这样的人相处。
简单。
又自在。
很舒服。
“你呢准备读到什么时候”杜曼问付伯林。
“还要读六年七年”付伯林是不打算离开校园的。
读完之后,留校当老师。
应该能留下的。
杜曼“你可真有耐心。”
佩服。
付伯林认真说道“我不觉得累。”
这次之后,两人就很少见面了。
付伯林忙,忙得假期结束都没有时间回家。
杜曼也是一样。
她现在大二,还有一年,接下来的一年她要把大三大四的课本全部吃透,然后还要考个高分。要不然,老师是不会同意毕业的。
这一学期很快就结束了。
付伯林依旧是稳稳的第一,没有任何悬念。
只是这学期的他的出勤率太低了,影响了总分,导致跟第二名宋越没有拉开什么距离,就高了三分。
宋越也不是很开心。
因为单是学业上,他还是比付伯林差些。
难道,以后要做千年老二吗
白杨知道宋越的苦恼后,拍了拍他的肩,“你别想这些有的没的,我第九我不都没说什么吗。”
宋越斜眼看他“你又不在乎这个。”
那倒是。
白杨嘿嘿一笑,“篮球的决赛你来吗”
“不去。”宋越想起来,“萧旭阳好像参加这次的高考了,还没问他的成绩呢。”
白杨一下子也有了兴趣。
他很好奇,萧旭阳这次能考多少分。
听说是努力学习了。
还请了好几个家教呢,就在家教,都盯着萧旭阳学。
不过白杨篮球赛的事还没完呢,他就跟宋越说“问过分数跟我说一声。”
他跟宋越一个系一个班,他们没要换室友,宿舍肯定是不会变的。
对了。
李平安走了之后,他们宿舍又空出一个床位了。
他们宿舍老是有多余的床位,真是有毒。
萧旭阳的高考成绩出来了。
竟然真的够上北京大学的分数线了,低空飞过。
同意调配。
开学之后,萧旭阳非常自觉的搬到了303宿舍。
他又来了
宋越跟他说过,这里有一个空床铺。
李平安那小子走了。
还真是出国留学,后来宋越说李平安寄了一封信回国,这信走了快半年了,这信从寄出去,到这边收到。
整整花了四个月啊。
李平安在国外。
他爸妈怕他偷偷买机票回来,给他的零花钱都是定额的。
李平安家在国外有亲戚。
他父母跟那亲戚说好了,钱寄放在亲戚那,每月给李平安一点,不能给多。
李平安非常反对。
可反对无效。
再说李平安的信。
这信有一半都是跟他们述苦的
李平安他太惨了,吃不好,睡不好,听不太懂外国话。
虽然要平安学了英文,但是写跟说是两回事。
李平安还把地址写了,让付伯林他们寄信过去。
他还异想天开的把国外的电话号码写上去了,就是他亲戚家的。
神经精。
国际长途都没开通呢。
再说了,就算以后开通也不打,话费那么那么贵
打不起。
李平安以为谁都像他一样,是有钱人啊。
张子秋报名的时候,心情还是像第一次拿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那样激动。
她考上了
这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张子秋报的是历史系。
报完名。
张子秋的心总算是平静了一些。
她是自己来的。
还好她攒了一些钱,够接下来的生活了。
张子秋利索的把之前去弹的那床新被子搬了宿舍,她占了一个上铺的位置。
她铺好床,把东西全部收拾好,这才回家。
她得跟家里人说一声,以后她就住校了。
“你考上大学了”张小夏特别惊讶,“姐,你怎么没跟我说啊”她姐变了,事事都不肯跟她说了。
张小夏很难受。
张子秋“高考的时候不是说过了吗。”
她说要报北京大学的。
张小夏当时知道的,但是她觉得她姐有一年没接触课本了,不一定考得上。
所以没抱什么希望。
后来她姐一直没提成绩的事,她还以为她姐落榜了。
也不敢提。
张小夏真没想到,她姐是考上了但是不说。
这有拿他们当一家人吗
张子秋的父母嘴都快笑歪了。
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能不高兴吗
虽然之前他们有些偏心小女儿,但是啊,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女儿他们肯定也是疼的。
张爸还拿了十块钱,塞到张子秋的手里,“拿去花,奖给你的。”
他背着手出门了。
这是跟周围的邻居炫耀去了。
这天大的喜事,当然得跟人说一说了。
面上有光啊。
张子秋跟她妈丁娟说“我要住校,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们也顾着点康康。”
丁娟道“我自个儿子我还能不疼”
真是的。
小瞧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