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日理万机的帝王像是忘了。
小孩以前头顶俩揪揪,没少被人揪。今早樱桃给他绑头发的时候,小孩叫她在中间绑一个。樱桃觉着她的主人长得美,怎么束都好看。头发绑好,小孩有点雌雄难辨。身着黑红相间的衣裳,越发像个小女娃。
公孙敬声逗他“谁家女扮男装的小娘子”
小孩跳起脚朝他脸上挠。
公孙敬声吓得后仰,随即想到小孩跳起来也够不着,暗骂自己一声“真要出城”
“不告诉你。”小孩背着小手下台阶。
韩子仁慌得抱起他。
小腿没有台阶高,小殿下胆子不小,也不怕一脚踩空摔下去。
公孙敬声“叫他自己走啊。摔下去他就不逞强了。”
“陛下怪罪下来,奴婢可以说是您的主意吗”韩子仁问。
公孙敬声闭嘴。
一行人出宫后,公孙敬声禁不住问“据儿,去哪儿”
“找舅舅”
三舅小舅在城里当差,公孙敬声稍稍一想,禁不住轻呼“你我兄弟心有灵犀。我还想你若无事,咱们就去探望二舅。”
韩子仁与表兄弟二人同车,闻言心说,把去军营耍说得这么清丽脱俗也只有公孙敬声了。
可惜理想很好。车马离军营还有近十里路就走不动。一边是排队或坐或站的乡民,一边乡民牵着牛羊等牲畜往回走。
公孙敬声撩开车帘惊呼“怎么这么多人出什么事了”
韩子仁解释,陛下允许百姓认养牲畜,不用给朝廷一文钱。这么好的事奴仆成群的富户也不想错过。不过富户认养也
只能凭自家人口。门客奴仆都没有资格。
公孙敬声“陛下不怕他们拉回去宰了吃了吗”
韩子仁“吃掉与杀牛同罪。”
公孙敬声倒抽一口气,
dquo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我的屁股快颠散了。”公孙敬声望着前路茫茫,很是不甘心。
韩子仁“你说太子驾到,坐在路中间休息的人应该会起来让路。”
“我试试。”公孙敬声头伸出去“让一让,别走中间,从两边走。”
大汉民风彪悍,无论拿着干粮吃早饭的乡民,还是赶牲畜的皆充耳不闻。
路是天下百姓的,又不是驰道,凭什么叫他们让开。
都是来登记养牲畜的,谁比谁高贵。
刘据推开门坐到驭手身边,奶里奶气地喊“请让一让,我找舅舅。”
马车两边的乡民听到小奶音心说,这里怎么还有孩子。循声看去,唇红齿白,乌发乌瞳,小娃娃一个。
喜欢孩子的乡民齐声问“小娃娃,不可插队。大将军有令,插队者取消认领资格。”
有人道“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认领。小娃娃,是不是你家长辈叫你出来的回车里告诉他,叫他去后面排队。”
“我也得排队啊”小孩一脸疑惑。
众人好笑“你为什么觉着自己不用排队”
“我是太子啊。”
两侧顿时安静下来。
牛不敢“哞哞哞”,羊不敢“咩咩咩”,公孙敬声趴在车窗上捂住嘴巴,恐怕自己笑出声。
最先反应过来的人跟做梦似的,云里雾里“你,你是太子,那你舅舅”
“我舅舅是大将军啊。你不知道吗”小小的人儿,小小一张脸,让人生不出半点厌恶。
随后反应过来的人慌忙后退,接着朝前面喊“靠边,靠边,太子殿下驾到,让开。”
一传十十传百,瞬间让出一里路。
小孩抱拳“多谢啦。”
两侧乡民轻呼。
马车过去,乡民三三两两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公孙敬声勾头往后看“据儿,他们肯定在说你。”
比起太子殿下突然驾到,更令乡民无法接受的是陛下的儿子跟他们想象的不一样。
刘彻年少时放荡不羁,现在独断专行,他的儿子他很宠,说明皇帝满意,跟他一样一样。
小孩不止不狂,还很有礼,五岁幼儿知道用“请”,还拱手道谢。
看清小孩长相的几人连声感慨,皇帝前世做了多少善事啊。
公孙敬声见沿途百姓直勾勾往车看,他被盯得不敢趴在车窗上看热闹,放下车帘低声问“这里头不会藏着游侠吧”
游侠并非侠,十之有九仗剑欺人,入室抢钱,无恶不作。韩子仁摇头“游侠不缺钱。他们想养牲口又不想买,可以抢。哪会在此排队。”
公孙敬声之所以提到游侠,
盖因最近听说过游侠大名。
刘据出生第二年,
刘彻令豪强、郡国上层人士及资产在三百万以上的乡民迁往茂陵。
不是说今天颁布诏令,
明天就可落实。
茂陵除了刘彻地宫,杳无人烟,荒草比人高,离长安几十里,在城内享受惯了的人怎么可能愿意搬过去。
最先搬过去的是朝廷官吏不敢不搬。但也不想搬,住在城内去府衙多方便。下午饿了还可以使家奴送点心。拖拖拉拉,前年朝廷官吏才在茂陵安家。
随后搬过去的是商人。
三年下来,只有豪强还在负隅顽抗。有位名叫郭解的游侠自称他只是名气大,家中清贫,没有三百万钱。家财万贯的豪强散布消息,郭解的钱其实被他“借”出去了,就是为了应付官吏审查。郭解不搬,他们也不搬。
郭解托人说情。说了一圈没用,公孙敬声的同窗告诉他,郭解极其友人四处找关系托大将军为其说情。同窗念在公孙敬声得了消息就告诉大家的份上,提醒他这事不能管。
郭解此人以前残忍狠毒,杀人不计其数。后又私铸钱币,盗挖坟墓,堪称恶贯满盈。
韩子仁的话叫公孙敬声想起这事。韩子仁在少年看来博学多才,趁机问他同窗说的是不是真的。
韩子仁“差不离。”
公孙敬声放心了“这样的恶人亲自拜访二舅,二舅也不会管。”
刘据心说,你确定二舅知道郭解秉性。
刘彻抱着儿子处理政务的时候说过卫青榆木脑袋。霍去病也当着刘据的面说过舅舅不知变通。刘据卖东西那些日子也听百官一脸遗憾地说,“长平侯忙什么呢亲外甥的买卖也不来看看。”
小孩好奇“舅舅认识那么坏的人啊”
韩子仁不确定“大将军不认识吧。”
小孩见着卫青就问“舅舅,你认识郭解吗”
离京快仨月,京城一切都很陌生,以至于卫青下意识问“郭解谁据儿的新朋友”
“大坏人,才不是我朋友。”小孩一脸嫌弃。
卫青身边将军问韩子仁“郭解也来了他用得着认养牲畜”
此言一出,卫青想起此人好客厚施,名声极好“据儿为何说他坏”
小孩瞅公孙敬声。
公孙贺也在帐中用迟来的早饭“敬声,你又跟太子胡说什么”
“谁胡说”太子表弟在此,公孙敬声仗着有人撑腰,跟他父亲对吼,“他不坏还是个好人”
公孙贺噎住。
有将军禁不住“不是好人不等于他是坏人。”
公孙敬声“不好不坏吗”
那位将军想想如何回答。
小孩好奇地问“他有没有犯过罪啊父皇说,犯过错的不好。”朝韩子仁看去,“韩韩犯了错,受到惩罚,父皇说,他现在很好。”
韩子仁很是意外,陛下竟然跟小殿下说这些。
不怪小殿下爱叫他跟着。
刘彻怎么可能跟一个五岁小孩讲这些。
小崽子不过仗着这些人不知真相,
也不会主动跟他父皇说这些,
大胆扯谎。
卫青“他没犯过罪。”
众人神色复杂,除了刘据。
卫青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是吗他若有罪还能逍遥法外”
公孙敬声禁不住细数死在郭解手上的人可能比他这几年杀的匈奴还多。只是他好运,不是证据不足或受害人亲属不敢告、侥幸脱身就是赶上大赦。
老了老了,认为该给自己积德,想起做善事。
卫青瞠目结舌。
公孙敬声斜着眼问那位将军“这样的人是好人今日我杀了你,明日布施,也称得上不好不坏”
“敬声”公孙贺瞪儿子“不可无礼”
小孩一脸好奇“敬声说得不对吗”
谁敢跟小太子说“不”,万一小太子日后杀人,陛下追究起来,小太子吐出他们,他们还不得被诛全族。
那位将军不得不说“敬声说得对。”
小孩点头“敬声聪慧,比我差一点,肯定对啦。”
公孙敬声捏他的小脸“不许趁机埋汰我。”
“啥是埋汰啊”小孩打掉他的手,“你欺负我,我回去告诉父皇。”
那位将军脸色骤变,紧张地声音颤抖“大大将军”
卫青此时机灵了“据儿,我替你打敬声。陛下政务繁忙,这事就别告诉他了。”
小孩扑向卫青“舅舅最好啦。”
卫青抱起小孩坐下“据儿饿不饿。陪舅舅吃点。”
公孙敬声撇撇嘴,以为找舅舅出面据儿回去就不提小孩忘性大,但不包括他家小表弟。
韩子仁见少年又想惹事,拉他出去,名曰看看匈奴的牲口跟大汉牲口有何不同。
小孩拿出一粒糖豆“舅舅,吃不吃糖”
卫青这时候可不敢惹小外甥生气“据儿不吃那给舅舅吧。”
小孩塞他嘴里,卫青嚼几下,没什么味,很软,像不加蜜糖的红豆沙做的。小孩又往他嘴里塞一块炊饼,卫青赶忙喝一口热汤送下去,腹中很暖,卫青认为热汤的缘故。
舅舅听话,小太子很满意,就着舅舅的碗喝两口汤,拿一块鲜嫩羊肉做的炊饼跑出去“敬声”
韩子仁没走远,他得伺候太子。公孙敬声本就不想出来,所以二人就在帐外。公孙敬声走过来蹲下,“想说郭解侠肝义胆的那人没再说什么”
小孩摇头,炊饼一掰两半,掰的很有技巧,他那半看起小,但肉馅全在里头,另一大半空空的面皮给公孙敬声“你一半,我一半。”